上期,我們介紹了
今天,我們來談談如何治水
廢水治理起來,難度并不亞于治氣,特別是地下水,看不見也摸不著。如何治理?興發集團宜昌新材料產業園動起了腦筋,自主研發出多款治理廢水設備,形成了一套獨特的“魔環”治水模式。曾經園區每年從長江取水近800萬方,經過“魔環”治水模式處理后,今年從長江取水已減少了20%,計劃到明年再減少20-30%.
下面就跟隨小編,一起來看看這五種廢水治理模式吧~
●
清凈水回收
●
在興瑞公司和泰盛公司,我們分別見到這樣兩套治理循環系統:
STEP1?
有機硅冷凝水回收系統:
STEP2
草甘膦合成蒸汽冷凝水回用裝置:
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蒸發冷凝水、離心泵密封水、反滲透膜濃水、循環水排水、周圍山上來水等都稱為清凈水,這些水全部可回用到生產過程中去,從而減少從長江的取水量。
●
雨污分流
●
雨污分流顧名思義,就是將雨水和污水分開,無污染的雨水可直接排入長江,污水則經污水處理站處理后回收利用。今年,園區將1500米地下管網全部更換,每個車間每個崗位都設有清污分流裝置,分設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。
首先,我們來到了楚磷化工有限公司管轄區域內的雨水排放口,在這里,我們看到兩個深度為10 米左右的大水槽。右方的水槽內,有雨水進口、入江排口及事故應急排口三個通道。在入江排口處有一道閘門,當出現緊急污染事故時,可關閉閘門,污水將流進第二個水槽內,避免了污水直排長江。像這樣的雨污分流切換裝置,園區共有12個。
在興福電子公司,我們看到了在生產區域內的雨污分流處理情況。在廠房外,兩條下水道分別位于兩側,一側為雨水管道,一側為污水管道。
雨水溝內的水最終匯入公司內部清水池。
污水經過收集進入公司內部污水處理站。
在污水處理站的中控室我們可以看到,污水經過陶瓷膜系統、沉淀系統、超濾膜系統、NF系統等一系列過濾處理,最終進入涼水塔進行回用,從污水中分離出的淤泥經板框壓濾機壓濾后,濾餅主要成分為磷酸鈣,又是公司生產飼料產品的重要原材料,將回用到生產中,形成循環鏈。
●
地下水治理
●
在楚磷公司的污水處理收集池,我們詳細了解了公司對總磷超標的地下水如何治理。楚磷公司所在地,曾經是猇亭黃磷廠和磷酸鹽化工廠廠址,導致地下水中總磷超標。如何治理這一難題呢?興發經過土壤換填、新建污水管網、打深井集中收集等方式,共投入近6000萬元,將這塊區域徹底“脫胎換骨”。
含磷地下水通過設置在深井里的潛水泵抽入污水處理收集池,經過預處理、膜處理等工藝,最終將水中總磷控制在0.5PPM以下。治理達標的廢水再輸送到循環水塔進行回用,每年為企業節約水費近20萬元,產生環保效益的同時也節約了生產成本。
為了確保監測數據準確無誤,公司采用人工+設備監測的模式,每天由人工檢測兩次,與設備監測數據進行比對,確保無一滴污水流入長江。當天,我們在監測室看到,監測數據在0.343PPM,達到合格排放標準。
●
難降解廢水處理
●
來到泰盛化工,一套廢水脫有機氮裝置躍然眼前。據介紹,該套裝置由興發投入3500萬元,經過3年時間自主研發而成,采用超聲波、微電解、高效催化氧化、離子交換等組合工藝,能有效降解草甘膦制鹽車間產生的有機氮廢水,這套裝置的發明在全國屬首創。
●
難生化廢水處理
●
最后一站,我們來到金信化工有限公司。在這里,有一套裝置可將精餾殘液蒸發的冷凝水(俗稱氯化氨白水)處理后變為有機硅污水處理廠生化裝置的營養源,形成生產“魔環”。白水通過陶瓷膜初過濾,進入納濾膜過濾水中的烏洛托品(一種工業原材料,會傷害水中的生化菌種),再經過四級產水箱,由脫氨膜將水中氨氮降到100PPM以下后供有機硅污水處理廠使用。據介紹,每天80噸的白水處理量中,有近60噸可用作營養源,剩余近20噸含烏洛托品的水將進行回用。
通過治理廢水廢氣,興發認識到,環保是企業的生命線!環保問題解決好了,企業的發展才會越來越好。雖然行動有代價,但是就目前經營狀況來看,環保帶給興發的并不是“災難”,反而是企業發展向好的不竭動力!
讓我們共同祝福企業發展越來越好
相信猇亭明天更美好!